個人信用積分一般是指基于個人信用數據計算模型,對自然人信用信息進行量化分析,以分值形式表述的個人信用狀況。下面就以我市墾利區個人信用積分——— “誠墾分”為例,來了解一下個人信用積分吧。
2019年,我市墾利區依托“墾利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”,建立信用評價體系,推出個人信用積分———“誠墾分”。“誠墾分”依據“墾利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”歸集的公共信用信息,遵循客觀公正、標準統一、動態管理、可追溯的原則,采用層次分析法,基于基礎信息、社會信用信息、職業信用信息、經濟信用信息、司法信用信息、其他信用信息等6大維度,設有表彰獎勵、志愿服務、慈善捐助、行政處罰等25大類指標,對信用主體進行大數據分析,綜合計算得出的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分值,實現精準“信用畫像”。
“誠墾分”基礎分為100分,分值越高表明信用越好,根據分值設立A級(信用模范)、B級(信用優秀)、C級(信用良好)、D級(信用中等)、E級(信用較差)、F級(信用極差)等六個信用等級。根據信用主體的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,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分或者減分。信用模范、信用優秀、信用良好,根據“100分及以上自然人數占比”來劃定,“誠墾分”80—99分為信用較差、79分以下為信用極差。2019年度評定A級232人、B級826人,E級300人、F級32人。
墾利區通過探索信用模范守信聯合激勵應用場景,與38家愛心商家(單位)確定70余項“信易+”守信激勵服務事項。簡單來說,個人信用積分等級高就能夠在圖書借閱、行政審批、商場購物、餐飲消費、醫療保障、公交出行、住房保障、教育培訓等衣食住行學多個場景中得到便利和實惠。
守信加分,失信減分。個人信用積分讓曾經看不到摸不著的個人信用逐漸變得清晰明確。個人信用積分構建起的守信激勵機制,讓守信者得實惠,會讓更多人重視自己的信用名片,進而推動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與發展。